宁都客家祠堂里的毛泽东
1931年2月2日,夜深,小布镇龚氏宗祠,江西省宁都县。
四周静谧的如一张白纸,晚冬的寒冷依旧沉重,窗里则闪着一星微弱但温暖的烛光。
作为红军统帅的毛泽东,缓缓走出祠堂,来到院中踱着步。此时,他刚刚完成《寻乌调查》的序言,散步有利于缓解写作的疲劳。借着月光,他凝神望着眼前这座高大壮丽的祠堂建筑,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
宁都县所在的赣南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南迁的重要聚集地。这部分人被称为“客家人”,祠堂就是他们纪念先祖的建筑杰作。由于祠堂高大宽敞,非常适合作为军事指挥部,故毛泽东等红军将领起居于此。
客家人为什么选择迁徙到赣南?这和中国革命有什么关系?自从离开井冈山,毛泽东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发展新的根据地。面对这一排排客家人修建的赣南祠堂,他陷入了沉思。
毛泽东、宁都祠堂、中央苏区——这几个关键词从此联系了起来,历史因之风起云涌。
01
小布镇,原名小埠,又名霞浦,明清以来一直是宁都水运码头之地。
小布镇风光
毛泽东刚来小布时,曾询问过当地老表此地何名。由于江西土话发音不清,毛泽东听成了“小布”。他在《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的序言中,均记载为“于宁都小布” 。
由于这个误会,从此有了“小布”这个诗意的名字。
小布圩镇是一个多姓氏聚集之地,有龚氏家庙、张氏宗祠等多个祠堂。在小布,毛泽东纵横驰骋于赣南,可谓得心应手,颇为顺畅。在这里,一共发生过3件大事。
第1件事,是指挥“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0年底,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一次“围剿”,前线总指挥就是张辉瓒。
国共双方兵力对比:10万对4万。
重兵压境,毛泽东将率领红军如何应对?如何以少胜多?如何以弱胜强?
答案就写在毛泽东撰写的一副对联里: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幅对联,由毛泽东亲笔书于1930年12月下旬小布“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
战争的结果是,张辉瓒钻进了红军布好的口袋,于龙冈被痛击,9000余人无一漏网,红军共缴获枪支9000余支,子弹100万发,无线电台1部。
后来,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延续、丰富和发展。
请注意,这次战役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缴获了敌军电台。这便是我们要说的第2件事,毛泽东收获了珍贵的“一部半电台”,由此开始了我军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军事情报战。
由于损坏,龙冈大捷中缴获的电台只能收报,而不能发报。几天后,红军在东韶战斗中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从此,红军有了“一部半电台”。
毛泽东兴奋地讲,我们有了“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1931年1月6日,在龚氏家庙里,红军电台正式运行。接通电源后,不一会就接受到了国民党中央社发出的新闻。为培养通讯人才,红军还陆续组织了多期无线电训练班。
从此,无线电台在反“围剿”战争、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大作用,成为了革命的命根子。
由于这段光辉历史,总参三部在小布龚氏家庙专门修建了纪念馆,以铭记这一束“永不消逝的电波”。
龚氏家庙:红军无线电台诞生地
还有一份重要的报纸,与这部电台密切相关。红军用电台专门收听国民党通讯社信息,并择要抄录给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这项工作逐渐被红军总部参谋处固定了下来。
工作人员提出,这种信息汇总需要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报头叫什么名字好呢?时任红军总部参谋处长的郭化若,沉思片刻,大笔一挥:
这份报纸从此叫做《参考消息》。
第3件事,就是毛泽东在这里系统整理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逐步形成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际上,毛泽东1930年5月在寻乌,10月在兴国分别做过地方调查。但当时只是做了笔记,还没来得及系统整理。在宁都小布,刚打赢了反“围剿”战争,生活安定,心情也好,他赶紧整理起两个笔记来。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毛泽东仅率几千人马就逐步壮大,击败强大的蒋介石集团,最终统一中国。我认为,答案就在这两本调查笔记中。调查笔记细致到了什么程度,下面摘录《寻乌调查》其中一段:
“本城三个打铁店,两个于都人,一个安远人。乡下打行炉的通通是于都人。于都铁工很多,三千七八百座炉子出门,高炉每座四个人打,矮炉三个人打,共有铁工一万三千左右。他们打铁在江西,而且打到福建、广东,打到南洋去的也有。”
一幅中国底层社会风土人情的画卷,在毛泽东胸中已然纤毫毕现。
毛泽东说,“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这也是他主张的“解剖麻雀”的方法。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经典判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卡尔·马克思降临至亚洲的稻田”,R·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如是评价。正是在祠堂这一古建筑中,毛泽东完成了革命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考。
02
在着名传记作家叶永烈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中,有两个小章节的标题这样写道,“毛泽东在宁都被剥夺军权”和“挨整的‘毛派’——邓、毛、谢、古”。
毛泽东被贬,陷入人生低谷,直至遵义会议东山再起;邓小平由此受牵连,开始了他传奇的“三起三落”的第一幕。两代伟人接受政治磨砺的传奇故事,与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的榜山翁祠密切相关,这里曾召开了历史上着名的“宁都会议”。
小源村是一个曾姓家族聚集的村落。榜山翁祠,是为纪念曾榜山先生而建的祠堂。除了这座祠堂,村里还有“曾氏宗祠”“文彦翁祠”等多座祠堂。
小源村风光
1932年10月,在榜山翁祠里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当时的党中央对于毛泽东在前方所搞的一套军事政治路线不满,认为其没有执行积极攻打大城市的进攻路线。会后,毛泽东被错误的解除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再也不能带兵打仗了。
离开战场,这是对毛泽东最大的打击。就像周恩来评价的那样,“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宁都会议后,毛泽东陷入了政治上的孤立,他后来戏称“连鬼也不上门”。
人生的磨难挫折,于强者而言,反而是成长进步的台阶。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并未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他的斗志却愈加坚强,同时意识到了团结大多数人的极端重要性。在长征途中,担架上的毛泽东向中央领导层一个一个做工作,力争使其正确的意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贺子珍回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感叹道“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
宁都会议前,毛泽东更多的是一位天马行空、才华横溢的军事领袖。经历了这次政治磨砺,他已经逐步成长为一个善于团结和斗争的政治统帅,这恰是当时陷入危机的中国革命最需要的。
榜山翁祠:“宁都会议”旧址
历史是一个连贯的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宁都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从宁都会议到遵义会议,我们的党一步一步从不成熟走向了成熟。
巧合的是,邓小平的命运,也在此形成一个拐点。由于支持毛泽东正确的政治主张,他与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被列为“毛派”,一同被打倒。
1933年4月,邓小平先是在宁都县七里村召开的江西省委有关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之后被撤销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随即被派到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没几天又被派到宁都县赖村蹲点,之后又被调回宁都县樟莲湖接受劳动改造。着名的“蔡畅送饭”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李富春、蔡畅夫妇与小平私交很好。小平在劳动改造期间,生活十分艰苦,经常吃不饱饭。夫妻二人用自己的伙食费买了菜,由蔡畅专门做了一顿饭,偷偷送给了小平。当时,小平把一盆饭都吃了,暂时解决了饥饿问题。
两代伟人在宁都的传奇故事,是一位极好的先生,向我们言传身教,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人生种种的不公——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03
祠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礼制性建筑,分为宗祠、家庙、房祠等不同级别。在古代,祠堂是宗族举办各项公共活动的场所。
宁都祠堂:黄陂镇胡氏家庙
祠堂对中国革命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作为重大会议召开地以及军事指挥部以外,祠堂还承担过军事业务培训班、红军医院、士兵住所等功能。
据老人们回忆,由于宁都祠堂数量众多,当时红军基本上都住在祠堂里,一般是打地铺。士兵集中居住,既便于随时调动,也利于约束军纪。
至于毛泽东为何最终选择赣南作为中央苏区的建政之地,这与祠堂的创作者——客家人当年迁徙到宁都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个原因是这里相对比较安全,属于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区域。宁都等赣南地区是山地或丘陵地带,交通相对闭塞,“山高皇帝远”。正是由于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党组织在这里发展很快,群众基础较好,易于积蓄力量。当年客家人选择这里,成功的躲避了历史上多次兵患。
第二个原因是这里自然物质条件较好,适合修养生息、发展壮大。用康克清的话来讲,就是“有得吃,住得下”。1929年,毛泽东首进宁都城时,仅一天时间,红四军就筹得现洋5500元,草鞋、袜子各7000余双,棉布300多匹。这是红四军自下井冈山以来,首次得到如此充裕的军需补充。当年客家人就是先来到宁都等地,获得了休整,再逐步向周边地区开枝散叶、逐步播散。
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宁都全县祠堂类建筑超过2000座,居于全国前列。这些祠堂就是客家人南迁留下的历史痕迹,承载着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自从带兵离开井冈山,1929年2月第一次进入宁都以来,毛泽东十进十出宁都,在此地一共度过280余天,仅次于苏区首都瑞金。于此,毛泽东至少住过十多处祠堂。就是在这些祠堂里,他完成了对中国革命往何处去的思考。
不同时代的历史逻辑,就这样在宁都祠堂里,实现了伟大的交汇。
转自 原创 蔡陈皮 今日宁都